吉利汽车一季度财报会议采用了线下的形式,现场会议由现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主持。此次会议将高层的人事进行了,调整后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 CEO;李东辉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桂生悦仍担任吉利汽车行政总裁CEO及执行董事;淦家阅将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此外,戴庆今年3月已被任命为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向安聪慧汇报工作。不难看出吉利高管的队伍正在年轻化。
此举或是对原有“品牌独立王国”局面的终结,向统一指挥、集成化运营转型。“一个吉利”的核心逻辑,在于从过去的“品牌分治”走向“组织合力”,重构人财物的分配方式。平台共用、技术中台、数据资源一体化,将成为下一阶段效率提升的基础设施。
极氪汽车才经历与领克汽车的合并,此次极氪退市也标志着回归一个吉利的的战略整合。桂生悦表示:“吉利和极氪整合的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产业,回归“一个吉利”,推动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打造企业的长期价值。”组织协同与资源统筹成为新周期关键词。这一轮动作的节奏之快,显示出吉利高层对“系统效率”与“财务协同”的重视程度正不断提升,也揭示出当前汽车产业生态正经历一轮从品牌扩张向平台整合的深层调整。
一季度财报:高增速背后的结构调整信号
根据吉利官方披露数据,2025年一季度共销售70.4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完成年度目标的26%。具体来看,其中新能源车33.9万辆,同比增长135%,新能源渗透率已达52.2%。公司实现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7.7亿元,同比大增264%。
新能源的高速增长是业绩反弹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尽管传统燃油车市场日趋饱和,吉利在新能源布局上进入收获期,不仅销量大幅提升,盈利能力也同步改善。
但财报中也特别指出,一季度数据并未纳入因领克并入极氪而带来的64亿元非现金性收益。这意味着表观利润增长尚未释放全部潜力,未来财务结构仍有优化空间。从这一点看,本轮私有化与组织重构,不仅是管理优化,更是为资本市场释放新的盈利结构铺路。
“一个吉利”:组织重构背后的效率转型
“一个吉利”战略计划提出,未来集团业务将由“银河事业群”与“极氪事业群”并行组成,形成双事业群架构。目标明确聚焦于研发整合、制造降本、管理提效三大方向:
生产环节目标降本>3%;
研发资源优化10%-20%;
管理效能提升10%-20%。
行业潮流:合纵连横已成主流共识
吉利的整合并非孤例。近年来,自主品牌普遍从“品牌多元”转向“资源整合”:
长城汽车推动“六品牌一体化”布局,通过咖啡智能和坦克平台统一底层技术;
奇瑞以火星架构和鲲鹏动力横向支撑星途、捷途、iCAR等子品牌;
比亚迪通过e平台3.0和DM-i平台实现多个品牌的技术共享与制造协同。
随着汽车产业由增量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决胜关键已从市场规模转向系统效率。从研发到制造,从供应链到营销网络,各家车企都在谋求内部“消肿瘦身”,提升单元运营效率。吉利的此次私有化与“一个吉利”战略,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典型回应。
未来能否将协同潜力转化为成本优势与技术领先,将成为检验“一个吉利”成败的核心指标。整合之路注定不平坦,但方向已定路径已明。在合纵连横的时代共振中,吉利正试图再造一个更具整体战斗力的汽车集团形象。
你们整合之后的吉利会在车型和营销打法上有哪些变化?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