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极客”转变为造车达人后,开始务实的小鹏拿下新势力一季度销冠。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30.8%达9.4万辆,领跑新势力梯队,也跑赢行业同期11.2%的增速。
销量喜报早已预示财报的增长。2025年一季度,小鹏汽车总营收同比增长141.5%至158.1亿元,其中汽车销售收入占比达到91%至143.7亿元,同比增长了159.2%;其净亏损同比收窄51.5%至6.6亿元。
尽管一季度销量主要靠中低端车型MONA M03和P7+贡献,但小鹏汽车利润率依旧在稳定增长。今年一季度,小鹏的汽车毛利率为10.5%,整体的毛利率高达15.6%,创下近四年来单季毛利率的新高。
蔚小理等新势力都曾经是特斯拉的“中国学徒”,而现在,小鹏要做自己,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何小鹏在业绩会上说:“令我倍感振奋的是,我们的增长潜力才刚刚开始释放。”
根据规划,第二季度,部分搭载图灵芯片的车型已经开始生产,配备图灵芯片的车型将在第三季度大规模装车放量。到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会实现单季度盈利。
在具体车型规划上,“今年的第三季度到2026年,小鹏汽车、MONA都会不断地有新车推出。”何小鹏说。
按照何小鹏的预测,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的总交付量约为10.2万至10.8万辆,同比上升237.7%至257.5%,收入预计约为人民币175亿元至187亿元,同比上升115.7%至130.5%。今年年底,小鹏将会达成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
亲民市场战略奏效,高端化重启
2024年8月上市的MONA M03和11月上市的P7+,让小鹏汽车扬眉吐气,直接扭转了2024年萎靡的销量困境。
MONA M03上市8个月累计交付超10万辆,对标特斯拉Model 3的P7+则主打AI智能驾驶功能,吸引年轻用户群体。前者在2024年已经将智驾门槛拉低至15万元级,后者定位中高端市场,利润空间更大。
去年四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月均销量已经突破3万辆;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站稳月销3万大关,成为新势力一季度销量榜首,达到9.4万辆,同比增长330.8%。
从历次披露的汽车毛利率数据来看,小鹏汽车已经连续七个月实现了整车利润率的提升。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毛利率已经达到10.5%,同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个百分点。
这也证明,小鹏的亲民市场策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小鹏汽车财务与会计副总裁吴佳铭在财报电话会中提到,这不仅在于销量攀升带来的规模效应,更在于小鹏的降本工作。
“汽车业的竞争,最后拼的是成本和效率。”小鹏汽车公司总裁王凤英曾表示。自王凤英加入小鹏后,与产品策略下沉一同进行的还有降本与嵌入“制造业的基因”。
小鹏也在技术研发上做减法——在芯片研发上仅做AI芯片,以避免资源分散。比如,何小鹏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提到,P7的研发费用高达20多亿,而P7+研发成本拦腰砍,降了一半。降本措施也使小鹏受益至今,财报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而要实现盈利,还得靠制造业的基因。何小鹏此前在2024年财报业绩会上透露,小鹏汽车预计2025年总销量将实现翻倍以上的增长,“得益于经营能力的提高、技术降本和更大的规模效应,小鹏汽车今年四季度有望实现盈利。”
在本次业绩会上,何小鹏关于盈利的信心更加坚定了。“我很有信心今年不仅实现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目标,而且公司还将在四季度走向盈利,实现全年规模自由现金流。”何小鹏说。
与此同时,技术服务依旧在为小鹏汽车带来高利润收入。今年一季度,大众与小鹏的合作为小鹏贡献了14.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3.6%,这项业务的利润率高达66.4%,也直接拉升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至15.6%。小鹏汽车与特斯拉同期的毛利率仅差0.7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录得净亏损已经同比缩窄51.5%至6.6亿元,这是小鹏登录港股市场以来,单季亏损最低的一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