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告诉中国人,打到日本经济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中国人买中国车,日本汽车垮了,日本就再也翻不了身。
说白了,日本那帮造车的现在急得直跳脚!全球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他们刚端着碗吃了几十年,转头就看见咱中国车企嗷嗷往前冲。1到3月全球销量前十的车企里,日本四家还在硬撑门面,可比亚迪已经挤进前五跟他们掰手腕。这就像班里原本稳坐前三的学霸,突然被插班生摁着脑门按在凳子上做题——关键是这插班生还用的新解题方法!
您瞅瞅现在满大街跑的车,十辆里有三辆挂着日本标。可您知道人家怎么赚咱钱的?卖车只是开胃菜,零配件专利费才是真金白银。一台车光螺丝钉规格都得按人家图纸来,发动机调校数据得交钱学,连车灯造型都得交专利费。这哪是卖车?分明是给日本企业当长期饭票!
但如今咱比亚迪搞出刀片电池,华为整出智能驾驶,直接把游戏规则全改了。这就好比人家还在教你怎么用算盘,咱已经掏出计算器了。更绝的是新能源赛道根本不用绕道走,直接抄近道超车。那些日本车企还在研究怎么优化内燃机,咱这边三电系统都迭代到第三代了。
要我说啊,支持国货真不是瞎嚷嚷。去年我去广州车展,眼瞅着吉利熊猫mini把Smart吓得直哆嗦,奇瑞风云T9让本田雅阁连夜改海报。可有些老辈人还攥着合资车钥匙不撒手,说什么"外国月亮圆"。您倒说说,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车,零件七成都是咱中国造,这算哪门子外国车?
我二舅在汽配厂干了二十年,上个月刚转行给比亚迪做电机控制器。他拍着大腿跟我说:"以前给本田提供轴承,1个赚3毛钱;现在给国产车做控制模块,1套就能顶过去50个轴承钱!"这话糙理不糙,咱越早摆脱给洋人当配套厂,腰杆子就越硬气。
您可能不知道,日本车企现在就像被掐住脖子的鸵鸟。混合动力专利卡在丰田手里,燃油车排放标准被欧盟掐着算,电动车赛道又被中国抢了先机。最要命的是中国动力电池占全球70%产能,相当于给日本汽车产业套上了生锈的镣铐。
要我说啊,这事儿就跟下围棋似的。日本人在角部苦心经营几十年,咱们偏要在中腹开辟新战场。华为鸿蒙车机系统直接绕过安卓生态,比亚迪垂直整合供应链把成本打下来,蔚来做换电服务颠覆传统4S店模式——这哪是商业竞争?分明是新时代的农村包围城市!
照这趋势发展,三年后咱们的车出口量指定要超德国。到时候别说什么抵制日货,怕是日本本土都要出现"中国制造"特卖会。更带劲的是,当新能源车普及率达到50%,咱们充电网络能覆盖青藏高原,自动驾驶技术能让老年代步车都升级成智能座驾——这才是真正的弯道超车!
不过话说回来,真要打败日本汽车产业,光靠喊口号不行。有些国产车还在搞"油改电"的假把式,某些品牌连车机系统都三天两头死机。真要较真较劲,咱们得把三电系统质保期延长到10年,把智能驾驶事故率压到百万分之一,把二手车保值率做到和BBA持平——这才是实打实的硬道理!
我认识个95后程序员,去年自驾比亚迪海豹从拉萨回哈尔滨,沿途用车辆自带的露营模式发电煮咖啡,用高精地图避开冻土路段。临了感慨:"以前觉得开日本车有面子,现在开着国产车进藏,遇到国际友人拍照合影才叫真有面儿!"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日本汽车产业真要崩盘,最先跳脚的不是三菱重工,而是那些靠技术封锁吃饭的零部件供应商。就像索尼松下断供华为,结果自己半导体部门半年亏掉60亿。同理,当中国车企集体转向纯视觉方案,日本那些靠毫米波雷达吃饭的企业,就得考虑转行卖寿司了。
要我说啊,这场汽车产业革命早超出商业竞争范畴了。当咱们的电动重卡开始往中亚运风电设备,当咱们的无人驾驶矿车在非洲矿山跑运输,当咱们的氢能源客车驶进南极科考站——这哪是卖车?这分明是带着人类文明向前冲!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